蘇景光牧師

蘇景光牧師
家庭的三種教訓
刊登日期: 2021-06-13

相信不少父母無論自己的靈性如何,總是希望下一代有實質信仰價值觀,在我們這一代可以做些甚麼
 

「你只要謹慎,殷勤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又免得你一生、這事離開你的心;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你在何烈山站在耶和華你神面前的那日,耶和華對我說:『你為我招聚百姓,我要叫他們聽見我的話,使他們存活在世的日子,可以學習敬畏我,又可以教訓兒女這樣行。』(申命記四9-10)
 

.榜樣的教訓 – 若行動「又講又做」影響會大,留下非常有力的回憶。上帝要以色列民見證「親眼所看見的事」叫下一代「學習敬畏我」明顯地從父母行為上見到,行為可以是負面,也有正面之分別。以色列人家庭的孩子大多於自小跟從父母,學習他們的生活表達。父母就是他們直接牧者,亦是顯出他們的管教能力。可是,我們沒有好好與配偶相處,發揮人與人相親相愛的美善,成為承傳的力量。因此,父親或母親就要常常對自己的靈命謹慎,常常認定自己屬靈身份,言談舉止孩子都會看在眼內,一切都會深深印在心內。
 

.說話的教訓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教訓兒女這樣行。」是用言語的傳遞。非只在告訴是否完成功課、練琴、睡覺……。還要告訴孩子屬靈的事情,如父母的屬靈經歷、掙扎、屬靈的價值觀等。使孩子知道甚麼是好、甚麼是不好。從此建立一個有系統的屬靈生活態度。因此,父母不能假手於人,而是一種全方位的告訴。筆者所見,父母似乎忽略了更甚是父母沒有屬靈經歷可以告訴孩子只懂得會用傳遞信仰知識的方式,到孩子漸漸成長,發覺自己與信仰分離,父母甚少協助孩子整理信仰知識與生活經歷;他們便成為一個沒有信仰根據的人,對教會、信仰、教會朋輩都拒於門外。
 

.管教的教訓 – 筆者認為管教從來不是一種愉快的經驗,卻是必須的。管教必須出於愛,不是個人的發洩出氣那一種。管教要夠「重」、「清晰表達」,但不是要傷害。可是現代人不喜歡管教,卻多用講理由方式。其實,管教不是絕對的衝突,管教可以用平和方式表達,有智慧的管教不會影響與孩子的關係。反之,會促進與孩子的親密程度。舊約人物以利任意放任兩個兒子的犯罪惡行,充分表現尊重兒子多於尊重上帝。「因他(以利)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撒母耳記上三13)結果招致咒詛,足以為鑑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