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光牧師

蘇景光牧師
「分享」是我們得勝的試練
刊登日期: 2020-02-16

相信大部份人都明白何謂「分享」的意思,父母從小就教導他們的孩子要有分享行為。主要是我們擁有就可以實踐了。令人想起初期教會在耶路撒冷開始後,信徒凡物公用,將田產家業變賣,彼此分享。而寡婦在供給上被忽略的事情。(徒六1-6);最終帶來七個執事的設立凡物公用是出於初期教會信徒自願行為。可能與耶穌的教導有關:變賣一切賙濟窮人(路十二33),甚至回應當時社會的一些情況。所以,分享有社會的因素,也有教會內部的原因。過去的日子,當我倒是擁有過多時所作的分享是不會「肉痛」,別人可能會因此得到幫助的;過了之後若既無好好總結經驗,亦不會成為自己生命的痕跡。今天我們不需要像初期教會凡物公用,總須要關心別人需要的道理。


今次症襲港,我們完全聽見、看見人性的一面,有提高價格貨品的商人、有無私向市民派發物資的商戶、願意接受高風險環境的醫護人員……。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不少人都開始意識到向別人作出實際幫忙。即使一個簡單的問候,也令人窩心。我好感謝一位門訓姊妹問我:「夠唔夠口罩?」她實踐對別人的關懷,主動去留心身邊的人的需要。之後,我在商場洗手間遇上一位清潔工人,我們在短短的對話中知道他家中缺乏口罩,我便將未用的口罩給他。原來有能力施予是無比的快樂及一種福氣。老實講,而家口罩也難求,原來在緊絀的情況下仍可以施予,感受可以很刻骨銘心;我和那個清潔工人都很快樂。感謝聖靈給我提醒,讓我明白甚麼是缺乏中仍願意供應的意義。「分享」要有肉痛的感覺;也是一種試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