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明牧師

陳培明牧師
「破格思維」的事奉(Outside the Box ministry)
刊登日期: 2020-06-06

過往的一年,不論世界的自然生態,香港和美國的社會運動,都使人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世界變了,人心變了,而教會也不能獨善其身。總會和道真堂經過多年的發展,經已承繼很多被神使用,且有果效的事工發展模式。至於怎樣創新既有的思維,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便是當下需要思考的方向。
 

我們先從總會的層面開始思考吧。最近總會提出「五大(發展)方向」與眾同工溝通。包括:1)幸福同行–總會統籌,資源共享,使各堂茁壯成長;2)拓展宣教–匯集資源,推動差傳事工;3)支援植堂–投放資源,建立更多教會;4)時事回應–探索路向,適切回應社會的需要;5)體制改革–檢視聯會與總會,和總會與教會的關係,此外也為教會的註冊制定指引。這些方向看似沒有甚麼特別之處,只要細心討論和思考,原來是扎根在播道會本於神的話的基礎上,更在歷史傳統體制的思維下,作出「破格思維」的建議。
 

總會的思維,也直接影響牧養的思維。教會的事工,並不是為改變而改變,而是「要改變甚麼」、「為甚麼而改變」、「改變期間有甚麼必經的過程」、「改變帶來的結果」等等。是次的年議會中,我曾提及幾個發展的方向:1)延續及優化門徒訓練課程;2)未參加門訓者接受其他裝備;3)第二梯隊從門訓而來;4)加強小組生活;5)部門事工試由小組推動;6)部長可由牧者或信徒擔任;7)重尋教會在社會的定位;8)牧養關懷,與會眾同行。

  
細心地看上述的方向,便察覺到推動教會事工的火車頭,將主力由門訓的畢業及修業者承擔。自從2018年中開始,教會提供了門徒訓練的平台,初步估計,畢業和修業者約63位,他們經歷了生命的改變和靈命的更新。此後我們要問自己兩個重要的問題;畢業及修業之後如何?未參加門訓的會眾又如何?以上的1)6)就是回應所發出的問題了。換言之,只要有更多的會眾接受門訓,更多信徒的生命便會更新,只要教會的事奉由一些生命經已更新的會眾承擔,此後教會不需要擔心缺乏事奉的人手了。至於7)8)項的內容,我們將會以聖經為基礎,以總會的帶領為指標,多與不同群體的會眾交流,明白他們的關注,了解他們的爭扎,與他們同行,伴他們一起成長。